
花洲书院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。
乍提花洲书院 ,也许知道的并不多,因为它毕竟没有嵩阳书院、白鹿洞书院、岳麓书院 、应天府书院等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声名显赫,但倘提到范仲淹的《岳阳楼记》 ,则人们一定会耳熟能详,花洲书院虽在名气上不能和四大书院相比,但也是我国古代很有影响的高等教育机构。
书院创始
花洲书院始建于宋代庆历年间 ,北宋著名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 、教育家、思想家范仲淹任邓州知州期间创建了书院内讲学堂——春风堂、藏书楼、斋舍,并在书院东侧创建百花洲,重修览秀亭,构筑春风阁 ,花洲书院因百花洲而得名。公元1045年,范仲淹谪知邓州,为学风不兴而忧心忡忡 ,感到百花洲一带环境幽静,景色宜人,是理想的治学场所 ,于是在百忙中谋划,创办花洲书院 。并且,公余到书院讲学。一时邓州文运大振。范仲淹的儿子 、官至观文殿大学士的范纯仁 ,以及官至崇文院校书的张载,曾任邓州知州的韩维,均“从师范仲淹学于花洲书院” 。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 ,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黄庭坚任叶县尉。曾到花洲书院瞻仰范公遗迹。作诗云:“范公种竹水边亭,漂泊来游一客星。神理不应从此尽,百年草树至今青 。 ”(《山谷诗注•百花洲杂题》)
花洲书院,便是《岳阳楼记》的诞生地。出河南省邓州市城区 ,向东南行不远,便可见一处竹柏掩映、亭台错落的园林式建筑,这便是当年范仲淹知守邓州时创建的花洲书院了。
范仲淹原系江苏吴县人 ,庆历四年(1044年),由于其主持的“庆历新政”失败,悲愤之余 ,乃-皇帝,自请守邓;次年,以给事中 、资政殿学士身份来到邓州任上 。
以堂堂副宰相之才智 ,治一邓州,范仲淹大显身手,他重教化 ,轻刑罚,废苛税,倡农桑,一年后 ,朝廷命仲淹移守荆州,而邓州百姓因感其恩德,绵延数里 ,跪道挽留。仲淹为民情所动,终不忍行,遂-皇帝 ,恳请留邓,皇帝也只好特许。
公余之暇,范仲淹多是饮酒揽胜或者讲学会友 ,“七里河边带月归,百花洲上啸生风”,
“主人高歌客大醉 ,百花洲里夜忘归 ”,和朋友在一起,范仲淹一反平日刻板严肃模样,或击鼓高歌 ,或迎风长啸,颇有点放浪形骸 。同时,他还在百花洲旁建起一座书院 ,常于书院内执经讲学,为广大学子传道授业解惑。书院内,讲经者娓娓道来 ,听课者如沐春风,这座书院,便是如今的花洲书院。
当初与范仲淹一同贬官的 ,还有其挚友腾子京 。腾子京贬官岳阳后,重修了江南名楼———岳阳楼。新楼落成,腾子京遂派特使 ,千里迢迢寄信仲淹,恳请其为岳阳楼作记。范仲淹接信后,也不推辞,开始对照岳阳楼文图 ,反复揣摩,酿酝文稿 。
庆历六年(1046年)的九月十五这天,范仲淹端坐于花洲书院的春风堂前 ,挥笔写下《岳阳楼记》。而花洲书院也因了范仲淹,因了《岳阳楼记》,从此成为天下文人雅士凭吊景仰的一处文化圣地。
花洲书院自范仲淹以来 ,花洲书院屡遭战火焚毁,又历经修葺,同时又因其风景优美 ,故而名列邓州八景之首,曰“花洲霖雨”。书院内既有《岳阳楼记》的诞生地春风堂,又有耸立秋水之上的“览秀亭”;既有小巧别致、全国仅见的泮池、状元桥 ,又有供奉范公塑像的范文正公祠 。走进书院,但见亭台楼榭错落有致,山湖洲林相映成趣,其建筑皆为江南园林风格。书院外的城墙上 ,古柏森然,春风阁 、文昌阁掩映其间;书院正门前,一桥横跨城河两岸 ,桥上长虹卧波,桥下流水潺潺,更增加了这座千年书院的雅致景色。
2019年10月7日 ,花洲书院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。
地址: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人民东路
类型:古迹
电话:0377-62365586
开放时间:
8:00-17:30
门票:30元
安阳旅游网整理发布
www.lx3633.com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